美国法院是否开始审查TRO滥诉?有哪些判例?
近年来,针对电商平台上大量第三方卖家的“批量起诉+临时禁令(TRO)”成为知识产权权利人常用的维权工具。权利人把大量在线店铺列入同一起诉清单(即“Schedule A”),并常在未通知被告的情况下申请TRO,以迅速冻结资金、下架商品,逼迫和解或获得默认判决。该做法一度在某些法庭获得广泛采纳,但从2024年起,美国联邦法院对这种“模板化、批量化”程序的耐心明显减少,出现了多起对权利人程序与证据要求的实质性审查与驳回。下面把关键判例与论点梳理清楚,并给出跨境卖家与平台的实务启示。

一、哪些判例显示法院在收紧审查?
1.Zaful等案:某些法院直接否决原告的TRO申请并要求修正。
在2025年1月,伊利诺伊州联邦法院驳回了权利人针对批量被告的TRO申请,并给出机会要求原告补正Schedule A或补充证据,法院同时指出若原告不能补救则将驳回案件。该令明确表态:在多人被列名的情况下,原告必须就每名被告提供更为具体、可审查的事实根据,而不能依赖笼统或模板化的指控。
2.Roadget Business案:法院对管辖权与连带起诉问题进行分化处理。
在Roadget Businessv.The Individuals一案,法院对被告提出的管辖权缺失与不当连名(improper joinder)申请进行了认真审查,结果撤销或分离了多名被告,判决中强调“并非所有被告都属于同一交易或行为链条”,并基于事实连贯性判定部分被告不在法院个人管辖之下。此类裁定说明法院不会自动容许原告把大量无关联卖家捆绑起诉。

3.Kness法官与Eicher Motors相关判决:学界与实务界的示范性讨论。
在若干近期分析(以及相关判决中)法官指出:Schedule A型的做法在程序上存在根本缺陷,尤其是在送达、个人管辖与事实逐一审查方面。Judge Kness等法官的意见被评论为“程序主义的回归”,要求原告不能仅凭平台上商品展示就自动获得冻结与默认救济。该方向的判例被学界与专业媒体引用,认为正在构成对滥诉策略的司法反制。
4.学界批评与司法界回应:从“批量化便利”到“权利与程序平衡”。
学术界对所谓的“SAD/Schedule A”滥诉提出了系统性批判,指出此类诉讼往往绕开正当送达、混淆个人管辖与侵权认定,短期内能造成实质伤害但长期可能侵蚀司法程序正当性。近年来,联邦法院对这类批量案件的审查标准明显提高,部分法院开始要求原告在申请TRO时提交更详尽、个别化的证据说明。

二、法院为何转向更严格审查?
法院收紧的理由可以概括为三点:
1.程序正当性(Due process)保护:TRO的ex parte(单方面)性质有剥夺性效果——被告在未接到通知的情况下失去辩护机会。法院对“欠缺个别化证据但大量冻结第三方资金”的状况愈发敏感,担忧侵害程序正义。
2.个人管辖(personal jurisdiction)与送达(service)问题:把世界各地的在线卖家一并列名,常常绕过了对每个被告是否与该法院有“最低联系(minimum contacts)”的逐一检验。法院要求原告对每位被告提供与地方法院相关的事实基础,否则会逐一否决或分离。
3.防止滥用与滥诉(abuse of process):当原告以模板化文件批量申请TRO,且将诉讼细节封存(sealed dockets)以免被告提前获得证据时,法院担心程序被利用以获取不正当优势(例如通过冻结资金逼和解)。学界与一些法官呼吁对这种“程序化压迫”进行限制。

三、几类典型法院反制做法
要求原告补充具体化的Schedule A(individualized allegations):法院会要求原告在短期内就每一名被告提供针对性的事实说明与证据,不再接受笼统的集合性指控。若原告不能补救,则驳回或命令分离。
对送达与服务程序实行严格核验:若原告在申请TRO时未能证明已适当送达或遵守程序要求,法院可能解除TRO或拒绝扩大救济。历史判例显示,服务不当常成为快速解冻的可行路径。
拆分(sever)或驳回(dismiss)被告:当法院认定部分被告与主要交易事实无直接联系时,会对案件进行拆分或驳回相应被告,避免“一刀切”冻结导致无辜受损。
限制封存(sealed dockets)与促进公开披露:部分法官对全面封存案卷持谨慎态度,认为过度封存妨碍监督并可能掩盖程序性缺陷。学界亦对此提出议论,推动透明化。
四、典型判例速览
下面列出的判例与法庭订单,既有直接解除或拒绝TRO的判决,也有通过驳回/分离/严审送达来限制批量TRO的做法。它们体现了联邦法院当前对该问题的态度转变。
Zaful(example order denying TRO,N.D.Ill.,Jan10.2025)—法院拒绝原告的TRO请求,要求原告修正Schedule A或面临驳回,明确要求更具体的个案性证据。
Roadget Business Pte.Ltd.v.TheIndividuals(N.D.Ill.,Apr29.2024)—法院就连名原告的个人管辖与不当连名问题作出分离与驳回多名被告的裁定,强调对个体事实的审查。
Judge Kness/related opinions(discussing Schedule A deficiencies)—若干判例与意见指出ScheduleA做法在管辖与事实逐一审查上存在根本性缺陷,提示司法应当更严格把关。相关讨论可见于PatentlyO与法律评论。
综合现有判例与学界评论可以得出:美国部分联邦法院确已开始对批量化、模板化的Schedule A/TRO做出更严格的程序与证据审查。法官们关注的是程序正当性、个人管辖的合规性与滥用风险;当原告不能就每一名被告提供个案化事实时,法院更倾向于拒绝或要求补正,并对不当连名或服务瑕疵采取驳回或分离措施。
但需要警醒的是:并非所有法院或案件都会走向同一结论。某些地区或某些法官仍会在权利人证据看似充分时支持TRO;而在实践层面,权利人仍有通过和解或暂时冻结获得实质利益的空间。因此,跨境卖家与平台的最佳策略是:快速证据保全、迅速专业应诉、以及在可能时利用法院对程序正当性的最新趋势作为抗辩点。
- 喜欢(11)
- 不喜欢(1)



TC GROUP
世野知识产权
博大国际
日本商标局
欧洲商标局
SINY商易跨境
卓信经济信息咨询
易迪森
智合奕鑫
FUN TAX 趣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