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PTO重拳出击!政策高压下中小跨境卖家如何自保?
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又有了新动作,
这次瞄准的是申请中或者已下证的卖家!
若不注意,罚款、审查卡住、专利被撤……
后果一套接一套!
⚠️ 建议各位跨境卖家:
赶紧自查你的美国专利申请,
看看身份信息有没有问题!
一、重点解读:新规如何执行?
近日,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发布新规,明确将对专利申请中虚报“小实体”或“微实体”身份的行为启动严格审查与处罚机制。若发现存在疑点,将向申请人发出责令说明通知(Notice to Explain),要求对实体类型的真实性进行解释,并补足未缴费用。
如申请人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补正或提交充分说明,USPTO可据此发出最终处罚决定,执行包括但不限于:罚款、审查中止、撤销权利等一系列后果。
二、虚假申报将面临什么后果?
1、经济惩罚升级:USPTO暂停加速审查后,加大了对微实体/小实体虚假申报案件的审查力度。若被发现申报不实,将处以至少三倍差额费用的罚款,实际成本远高于最初如实申报所需费用。
2、注册周期拉长:因身份申报引发审查异议,可能直接导致专利进入异常审限流程,整体授权时间被迫延后。
3、权利资格终止:若申请人未能在规定时限内补缴费用并提交合理说明,相关专利将面临被撤回或权利无效的风险。
4、被列入监管名单:一经认定存在虚假申报,USPTO将申请人列入重点监控名单。情节严重者,甚至可能收到正式处分通告。对于频繁递交类似案件的代理律师,其执业资格将面临USPTO OED(审查事务部)的合规调查,名下其他已获授权专利也可能被重新审查,追溯是否存在系统性申报不实问题。
三、卖家应该如何应对?
针对本轮规则调整,建议出海企业与跨境卖家及时开展以下工作:
1、迅速展开自查
全面自查在美专利身份申报情况,确保所有正在申请或已授权专利的实体声明真实、合规;
⏩ 具体实体类型区别:
(1)大实体:如果专利申请人为企业,且企业人员规模大于 500 人,则只能以 “大实体” 资格申请专利。
(2)小实体:雇员数(包含关联机构)不超 500 人的公司。
(3)微实体:需要满足小实体的所有要求,并且担任申请人和发明人名下申请美国专利不超过4件,申请人税前净利润不超过20万美金。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历史专利申请最终是否获得授权,即便遭到驳回的专利申请,同样会被计入微实体的申请件数之中。
2、留存相关证据
留存相关证据材料,包括年收入证明、企业组织结构说明、关联专利记录、专利转让文件等,以备审查时主动提供佐证;
3、进行身份资格评估
委托正规知识产权代理机构进行身份资格评估、补缴流程管理与官方说明编写,防止误申或被动处罚;
4、及时回应通知
如已收到USPTO责令说明通知(Notice to Explain),应在期限内提交合理解释与补正材料,避免被认定为“非善意”行为。
总结——
此次USPTO新规释放出的信号非常明确:身份申报必须真实、透明、可追溯,否则不但得不偿失,甚至可能“前功尽弃”。
对于跨境品牌而言,合规不是成本,而是保护企业全球权益的起点。
-
喜欢(10)
-
不喜欢(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