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南知产合规导航
网站目录

USPTO终止超5.2万份欺诈性商标!大批卖家被坑惨了......

石南知识产权652025-08-16 16:33:18

一场持续近三年的跨境商标大清理,终于在近期落下帷幕。日前,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发布最终裁决,对一家中国背景的商标代理公司及其关联实体实施制裁,终止与其相关的52.000多份商标申请和注册,涉及范围广泛,卖家们苦不堪言。

USPTO终止超5.2万份欺诈性商标

早在2023年,一则“国内服务商代理的5.3万件美国商标将被USPTO集中取消”的消息曾掀起跨境圈震动。

当时,大批卖家连夜翻查原始文件,生怕自己的商标名列其中,因为一旦被正式取消,带来的损失几乎无法估量——不仅亚马逊品牌备案会失效,其他平台也将无法继续使用这些商标,即使仍在备案中,也会被标注为“已注销”或“品牌滥用”,风险骤增。

正因如此,一些卖家在确认“中招”的那一刻,就火速撤销商标备案,避免被秋后算账。

如今,这场悬在头顶近两年的风暴终于在前几天尘埃落定,USPTO公告确认,已于8月6日对中国深圳SG及其关联公司作出最终制裁,直接终止超过52.000件商标的申请与注册。

让跨境卖家痛心的是,这些商标几乎被用于美国亚马逊平台备案,背后涉及大量中国卖家账号,即使是已经下证4年的美国商标,也被宣布无效。根据制裁令,重新启动的程序终止,USPTO不会退还任何申请费。

USPTO终止超5.2万份欺诈性商标!大批卖家被坑惨了...... 第1张

对涉事卖家而言,此次商标爆雷事件,带来的打击是毁灭性的,不仅为申请美国商标花费的费用和时间付诸东流,苦心经营的品牌失去保护,重新申请可能面临抢注或驳回,多年心血几近清零。

USPTO终止超5.2万份欺诈性商标!大批卖家被坑惨了...... 第2张

时间线 图源:华勤知识产权

回溯事件脉络,最早可至2022年9月,当时USPTO首次点名13.131件涉案商标,并在2023年11月追加补充说明,2025年2月甚至发出拟重新审查注册决定的通知,但被申请人未作回应,仅有部分注册人提出异议,最终均被驳回,事态持续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终裁前10天,USPTO还曾发布“重新考虑注册决定”的命令,让部分卖家以为还有一线生机,然而很快便迎来“终极判决”:不再考虑,全部终止。

USPTO终止超5.2万份欺诈性商标!大批卖家被坑惨了...... 第3张

USPTO认定,被申请人在未取得美国律师资格的情况下,违规代理商标申请,滥用与美国执业律师的合作关系伪造电子签名,多次冒用他人名义签署文件,并提交虚假使用样本和滥用USPTO账户批量操作,这些行为违反了《商标案件执业规则》及USPTO网站使用条款,构成无法补正的实质性缺陷。

最终,长达800余页的制裁令不仅详细列出被撤销的商标清单(其中680页为商标名单),这意味着这些商标在亚马逊等平台的备案同步失效,直接冲击数万依赖其注册的中国卖家。

有商标暴雷的卖家表示:

“看到名单的那一刻,脑子嗡的一声。”

“五万多个标,不是小数目,身边卖家或多或少都中招了”

“2021年一口气买了5个商标,当时图便宜,说不用我出面、包下证。结果现在5个商标全中枪。跟谁说理去?”

......

对于相关卖家而言,这场持续近两年的“跨境商标大清算”并非终点,而是行业合规又一个起点。它用5.2万个血淋淋的教训告诉出海人:看似“聪明”的捷径,实则可能在给未来埋雷。

合规至关重要

从5.2万暴雷商标的“团灭式”撤销,到严惩虚假小微实体罚款,USPTO整治知识产权违规申请的决心与力度愈发清晰。

事实上,类似这类商标暴雷事件并非孤例。去年,USPTO也曾发布相似的重大处罚通知,对某无执照机构经营者及其团队开出重罚,因该机构在注册律师Y(代称)不知情下,长期控制其USPTO账户、盗用签名提交超3000份申请,最终导致约3100件专利申请程序被终止,涉事律师的签名文件也被全部删除。

频发的商标专利风波,根源在于利益驱动下的系统性欺诈与监管漏洞。在此机构案例中,非执业者通过控制邮箱、篡改密码等手段架空律师监督,利用的是USPTO审查流程中对电子签名真实性的验证滞后性。

更深层看,部分低价代理机构正是抓住跨境卖家对海外规则不熟悉、急于低成本获权的心理,铤而走险操作违规流程。而USPTO近年持续加码审查、公开多起处罚,正是对这类乱象的强硬回应。

然而,当商标专利暴雷事件正好切中准备下半年旺季的时间节点,对跨境电商卖家来说,可能会导致卖家在电商平台上的品牌备案被撤销、店铺被标记为“品牌滥用”甚至列入黑名单,在竞争白热化、流量稀缺的旺季,这种损失不仅是当季销售额暴跌,更可能留下难以挽回的商誉损害。

面对频发的商标专利暴雷事件,跨境电商卖家必须采取主动、审慎的策略自保:首先对通过涉案代理或近期低价机构申请的美国商标、专利进行风险自查,核实案件状态、签名真实性及文件完整性;若不幸 “中招”,在材料真实的前提下可尝试重新提交同名商标申请、择机替换旧备案,极端情况下甚至需注册新店铺重备品牌——但这些操作耗时耗力,远不及提前防范。

USPTO严查已成常态,卖家务必绷紧合规弦:筛选代理时不仅看价格,更要核查其USPTO注册资质与不良记录,从源头规避风险。毕竟,在跨境出海的赛道上,合规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的底线。


  • 不喜欢(1

本文链接:https://www.jxyuhui.com/post/294.html

图片名称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
热门网址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图片名称

商务合作

QQ:1213848725 VX:pq041688

在线时间
13:00 ~ 2:00